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玩世界

袁隆平与和田玉——纯知识贴

自从袁先生逝世的新闻传出之后,社会舆论哗然,不少人真心哀痛惋惜,也有人不过是为了蹭热度。讲句真话,虽然多年来各大媒体对这位水稻之父多有报道,可是笔者很难对一位素未谋面的人表示哀恸。而且我也不屑于利用对他的悲哀自我营销。0

记得前几年我还因为一位同学利用金庸先生的过世而兜售其著作,与这位同窗绝交。可是仔细想来,泱泱大国能以如此有限的耕地供养14亿人口,袁先生可谓功不可没,而这几日有关于他的新闻消息虽多,却鲜有对之悼念的长文出现,我便萌生了自己做一篇的冲动。0 (1)

而本人一则真情实感匮乏,另一则也不想太过牵强附会,于是便打算写篇和田玉与袁隆平先生的精神存在天然共鸣的文字加以纪念。也没搜肠刮肚,玉琀便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0 (8)

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像我们这样的平民百姓能吃饱饭,一直是社会平稳发展的前提条件。这体现在和田玉之上便是从远古走来的玉琀。(古籍中对此的写法有很多,常见含、唅)0 (2)

今天出身于古董玉器商业经营的部分所谓专家,都会习惯性地将玉琀等同于玉蝉,并以此讲解汉八刀,似乎这玉琀是汉代的专利,而又只有蝉这个形制。同时愿意将之解读为古人之所以选择以此为琀,完全是由于误以为蝉可以死而复生,仿佛古人们是一群迷信且贪恋红尘的愚民似的。0 (7)

其实仅需要对经史略有了解便可以知道,在丧葬之中,古人早有赠送“赗、襚、琀”的风俗。赗,专指王侯大臣之间赠送的丧葬费,而“襚”专指为其送去的服装、布料。这两种习俗直至今日仍然流行于民间,只不过这两个名称已少有人知晓了。0 (5)

而琀在典籍记载之中的形制十分多样,有时无玉,只是用谷物熬制的“饭含”,有时以杂米混合碎玉粒填入口中,称之为“饭玉”,也有时以较为完整小巧的生时用玉填塞口中,称之为“含玉”。《说文解字》的解释为:琀、送死者口中玉也。0 (3)

当然对这种礼教制度的描述有很多,文献中对其所用材料尚且包括珠、贝、槁骨等等,在敛葬之初就开始楔齿以保证顺利放入琀。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封建礼法中似乎要求必须派出不同的使节,各自专程归襚、琀,这在今人看来似乎有此过于繁缛了。0 (4)

从考古发现上看,玉琀出现的时期实则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其所用的东西更是五花八门。包括:小玉戈、玉鱼、玉龟、玉管、玉珠、玉蚕、玉圭、玉贝、玉玦、玉鸟、玉璜、小玉壁、碎玉粒、砾石等物,这一方面说明玉琀在实际操作中并无礼教定制,而更多为风俗使然。0 (6)

另一方面也表明,前文“专家”声称的口琀专用器型“玉蝉”,在此风俗流行的绝大多数时间段都占比极低,仅是到了汉代之后,才逐渐的成了较为固定的“口琀”形制。0 (9)

这里还隐藏着几个问题,其一,除了蝉以外,玉琀尚有太多的形态存在。反过来讲,也不是所有的玉蝉都是做来专供于敛葬琀玉的。例如许多体积硕大,又带有原始贯穿孔的玉蝉,它们既难以放入死者的口中,又难以解释其花费巨大精力开凿孔道的初哀。据笔者的浅见,这类玉蝉当为用作帽饰的“垂蕤”。0 (10)

而琀玉的目的也绝非是那些以专家自诩的古董商人宣称的,祈求如蝉一般饮露黄泉,死而复生。实是早期不忍先人“空口”而逝,熬制五谷填口风俗的衍化版本,这全然是反映了华夏民族根深蒂固的“民以食为天”思想。0 (11)

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包括和田玉在内的任何学问都不可以仅是靠街谈巷议人云亦云地欺世盗名。而是要埋首于文史资料之中,与实践结合,多加考据,自行推导出结论。袁先生为了民众吃饱肚子培育水稻是如此,我辈研究和田玉亦当如此。我们从事的专业领域虽然大相径庭,但莫不是本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目的,脚踏实地的戮力前行。

古玩帮文章均系玩家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古玩帮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地址:https://www.guwanbang.com/shijie/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