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玩世界

越窑瓷器的鉴定和特征(越窑瓷器的鉴定和特征)

随着人们精神文明物质生活的发展,陶瓷艺术必然以不同的形态和面貌呈现出来。但从未消弱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密切联系。虽说陶瓷艺术工作者常以群体的形式出现,而且是由集体分工完成的,以至“物”的因素如此稳固,不仅是指它最终的存在形式,更是掌握和驾驭制作陶瓷的材料、工艺、烧成等复杂的加工技艺的过程。

因此,陶瓷艺术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人们完全可以说土与火的艺术交融,形成了它对于人类文明的根本价值。以至中国陶瓷文明与全世界,国名也因之被称之为China,即瓷器之国。

今天就简单讲一讲越窑的历史:

越窑:越窑是“越州窑”的简称,主要窑址在越州的余姚。上虞境内。

三国越窑青瓷的胎质,釉色与东汉相同,胎质细腻,呈灰白色,烧结坚硬。西晋时期,胎色加深,作灰色和深灰色,普遍施青釉,釉层均匀,上釉的部位根据器物不同用途有差别,碗,盏,盆等都是内部满釉,外部施釉至近底处,壶,罐等容器一般是口沿内外以及外壁施釉,内壁露胎不上釉。三国越瓷的胎色淡,釉呈青色,西晋以后,胎色呈灰或深灰色。

在堆塑罐上堆贴龙,熊,凤凰,麒麟,狮子,羊,狗,鸟,鼠,鱼,蛇,龟等动物纹和各种人物纹等,是当时一种时尚的审美特征,除动物纹饰外,出现了斜方格网纹,到吴末又在网纹上下加饰联珠纹,成为由网纹,弦纹和联珠纹组成的花纹带,再配以铺首衔环,龙虎和佛形像等,使器物更加稳重端庄。

西晋时,联珠网纹带成了越窑的主要装饰,另外有禽兽纹带,菱形纹和忍冬纹等,禽兽纹带有龙,凤,虎等飞禽走兽交替组成,也有完全用龙纹衔接组成的一圈兽纹带。

西晋后期出现了以以铁为主要着色剂的釉料,在已经施釉坯的件口沿或肩部以圆点的形式着彩,多数是对称四点,因为是在釉面上着彩,故称:“釉上彩”。

西晋后期越窑已经改为生产实用器,装饰花纹也大大简化,盛行加工方便的弦纹和褐色点彩。

六朝时期越窑器型变化的总趋势是:早期器型矮胖端庄,东晋开始陆续向清瘦秀丽方向发展。

今天就讲到这里,喜欢的点点关注,若有不对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文物拍卖从业人员复习资料

古玩帮文章均系玩家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古玩帮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地址:https://www.guwanbang.com/shijie/5676.html